2017年3月7日晚,“可持续智能城镇化”2017年春课第二讲暨第183期可持续发展沙龙系列研讨课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教学北楼301阶梯教室举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与工程学院杨东援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大数据与城市交通战略决策”的精彩讲座,杨教授深入浅出,以生动的案例和生活经验将复杂的交通问题抽丝剥茧,取得很好的效果。
讲座前,课程主持人吴志强教授作开场致辞,他强调了交通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大数据时代,城市交通战略决策也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后,杨东援教授以城市交通的概念为导引,从“认识所面对的挑战”,“认识我们的任务”以及“大数据:信息资源-决策能力-行动效果”三个板块展开演讲。
杨教授认为,城市交通既有物理要素,又包含具有自主行为的人的要素,两者共同构成了复杂适应系统,是最具有挑战的研究对象之一。杨教授以中医和西医做比喻,提出城市交通不能像西医那样单纯“治病”,而是要像中医那样“医人”,战略决策不限于一张蓝图或者方向,而是一个过程管控;要实现不断“诊脉”,不断“调理”的战略管控过程,需要能够多角度、多层次、连续进行观察的手段——大数据。他指出,交通大数据分析有其特殊性,我们不仅需要关心其中的“关联”,也不能放弃“因果”关系。
谈及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杨教授提到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城市交通工具、交通工程技术以及交通控制技术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但是以交通拥堵为典型的各类城市交通问题却越发难以解决,“技术进步为什么不能获得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杨教授认为城市交通问题不再是简单的工程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城市交通的研究对象不再仅限于物理系统,而是要考虑复杂社会系统,提出社会发展综合解决方案。
面对挑战,杨教授认为,交通发展面对的不是简单的“车”与“路”的矛盾,而是可持续的人居环境与无节制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并呼吁大家思考真正要获得什么,认清自己的任务,有了正确的价值选择,才能够真正引导行动。对城市交通发展进行反思,应当将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进行思考,承认发展与变化,承认管理者的认识局限性,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态度;承认城市交通具有一个发展过程,我们不可能超越发展阶段“先知先觉”;要认清交通网络是城市的骨架,需要避免对未来的发展留下巨大隐患和制约;最后他强调了城市交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战略规划非简单制定未来的蓝图,而是需要设计逼近“理想”的路径和方法。
杨教授提出了城市交通战略管理的框架,以空间结构和交通模式作为两条调控主线,并提出城市交通战略管理的着眼点是提供综合交通服务,明确服务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活生生的不同类型的“人”;明确服务标准不是简单的运输,而是满足合理需求的公平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杨教授提出引导交通方式转变、引导城市空间联系结构的演化、创造城市发展机遇、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协调发展目标之间的冲突五大战略任务,以及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战略协同、“精准化”的交通需求管控、“精细化”的公交服务提升、“精明化”的道路运行管理、“协同化”的空间提升、“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整合六类战术行动:
最后杨教授谈及“大数据”浪潮面前的冷静思考,相对于传统技术,大数据提供了一种全面连续观察研究对象的手段,为城市交通分析技术带来变革的机遇,同时也不能将大数据视为万能药。这些技术的价值在于:大样本帮助我们详细了解分布的特征;连续追踪数据通过频度细分研究对象;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帮助全面把握情况。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些技术手段也有自己的瓶颈:例如手机信令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数据完整度、用户的识别性都存在缺失。对于交通领域而言,大数据应用难点在于:非定制数据造成的一定程度信息不确定性;单一数据源如同“盲人摸象”,不能给出完整的对象描述图像;不同的数据源具有不同的参照标准,并且服从不同的误差分布,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工程师独特的思维方式,造成拘泥传统模型思维的技术人员难以适应和沟通困难。
杨教授强调,相比大数据技术,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大数据思维。大数据研究,方法隐藏在目的之后;交通领域的大数据研究,远比“啤酒和尿布”问题复杂的多;交通问题之所以复杂,就在于其综合性,利用大数据增强“把脉”能力,是城市的希望;交通领域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既非将大数据技术塞进传统理论的框架,也非对数据挖掘、数据关联技术的简单套用;交通大数据:并非简单的“量”大,而是更加全面地应用多源数据,多角度、连续、多粒度、多层次地观察研究对象,以应对具有关联性,复杂且具有自主性的演变挑战。杨教授指出,全球的交通大数据发展正处于“基于数据的特征提取”的阶段,接下来的“多元数据融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基于证据的群决策”等阶段都是亟待解决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