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递】何镜堂院士: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激变中的中国而设计
发布时间:2017-04-12    阅读次数:159

       4月11日晚,“可持续智能城镇化”2017年春第六讲暨第189期可持续发展沙龙系列研讨课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教学北楼301阶梯教室顺利开讲。沙龙主讲人何镜堂院士带来了主题为“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激变中的中国而设计”的精彩讲座,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担任讲座主持,参加讲座的嘉宾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振宇院长、钱锋教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倪阳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郭卫宏党委书记以及建筑系、规划系的专家教授。

何镜堂院士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建筑师。兼任国家教育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他主持设计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设计一、二等奖100多项。自2001年以来先后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十佳具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国际设计艺术终身成就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等重大奖项。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处于快速发展与变化之中,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同时也遇到了种种问题,面对激变中的机遇与矛盾,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和谐人居的美好愿景,何院士提出需要从构建创新理论、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团队三方面,走出既中国又现代的建筑创新之路。他的讲座围绕以上三个方面,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展开,深刻而生动,部分案例是首次在公开讲座中呈现。

       一.构建“两观三性”的创新理论

一个好的建筑创作必须有好的创作思想和理念,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着重点,去形成自己的创作思想。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同时也基于对建筑本体、融合环境、彰显文化和永续发展等多维度的综合思考,何院士及团队从大量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指导建筑设计的“两观三性”。包括“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三种特性,以及“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两大观念。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与品位,时代则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一个合乎逻辑的设计构思过程,常常是从地域中挖掘有益的“基因”作为设计的依据,从文化的层面深化和提升,与现代的科技和观念相结合,并从空间的整体观和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观加以把握,创作出“三性”和谐统一的永续整体。

       何院士在设计实践中不断践行和发展“两观三性”的创新理论:在“东方之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力求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定位,将中国经典元素与时代前沿特征融为一体;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及胜利广场案例中,通过一系列叙事性空间的起承转合,引导参观者重温战争的沉重历史,痛斥日军屠杀的累累罪行,反思战争背后的血泪教训,激发热爱祖国的昂扬斗志,最后以和平公园收尾,带领参观者走向和平与胜利。何院士在南京大屠杀、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等战争纪念馆中传达出“从战争到和平”的理念;而在设计汶川大地震的纪念馆时,则表达“从记忆到希望”的愿景,既记载地震事件又引导人类未来文明。除此之外,何院士在泰州民俗展示中心的设计中用现代材料与手法演绎传统文化精神;在大厂民族宫的方案里诠释伊斯兰文化,弘扬民族团结;在珠海凤凰山景观塔的创想中演绎“梧桐汇四方,百鸟朝凤凰”。

       二.“三位一体”培养创新人才

好的建筑设计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队伍,何院士根据我国城市建设现状与建筑学科社会性、综合性、多元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延续华南教育传统,提出“培养平台”、“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三位一体联动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水平培养平台,推进课程体系优化,促成教学方法创新,实现拔尖设计人才群体的培养。并且以建筑设计专业为核心,形成了设计、历史、技术、规划、景观相配套的课程模块,强调建筑师要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培养综合思维的能力,既要有数学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有艺术家的形象思维能力,要善于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何院士采取教学、科研与生产三平台联合培养的“产学研”团队运作模式,既出人才,又出成果。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何院士在一系列高校的设计规划中,不断传递出多元包容的价值观,营造自然宜人的校园环境与明礼宁神的治学氛围。在重庆理工大学的校园设计中,引山水入园,尊重地形特征并营造丰富多元的空间序列;在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的实践里,将岭南与南欧的东西方文化要素相融合,生态绿地水系蓝绿交织,营造清新的校园环境,所有建筑通过二层连廊串联互动,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景观大小有致,虚实相生。

       三.建立协同创新的和谐团队

建筑是复杂的又是综合的,建筑设计往往需要在相互协作的群体性创作中完成。何院士认为一个协同创新的和谐团队,是设计创作好的建筑作品的有力保障。何院士以自己的设计团队为例,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以“两观三性”理论为指导,强调合理的创作思维,敢于竞争,敢于创新,并最终树立起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何院士回顾了自己工作室的设计历程,将中山大学的数栋老别墅,经历多年的逐步设计,将自然与科技、历史与现代、合作与交往融入空间。

讲座最后,何院士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45岁之后,他的建筑设计生涯方才正式起步,而他正是执着坚持每一项设计都力争成为精品,每一项设计都以评奖的高标准来要求,每一项设计之后都要进行反思并形成论文成果。历经三十余年的实践,从构建创新理论,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团队三方面,不断探索和发展既中国又现代的建筑创新理念。

                     

 

                    

 

                   

 

您是第10552位访客

Copyright 2013 © 同济大学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 中国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8621 65982420 传真:8621 65980547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