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递】于海教授:城市更新的空间逻辑——从增长机器到互动社区
发布时间:2017-05-10    阅读次数:1162

      “可持续智能城镇化”2017年春第十讲暨第193期可持续发展沙龙系列研讨课于5月9日晚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教学北楼301阶梯教室开讲。主讲人于海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城市更新的空间逻辑——从增长机器到互动社区”的精彩报告。

       于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复旦大学北欧中心研究员、上海慈善基金会荣誉理事、上海东方讲坛讲师、上海法制宣讲团讲师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西方社会思想史、城市社会学、社区与志愿组织研究等。主要著述有《西方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学文选》(中、英文版)、《城市社会学文选》(英文版)等。近年来因教学成就获上海市育才奖,被评为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东方讲坛》最受欢迎的讲师等。

       于海教授指出:过去数十年间,城市发展经历了大规模的空间扩张,人们得到了空间,却丧失了社区;改善了空间环境,却冷漠了人际环境。近年来,大城市空间增长趋近饱和,城市发展正经历着从增长机器到互动社区的风向转变,体现出从资本主导到容有社会的逻辑,空间逻辑从生产的逻辑转变为互动的逻辑。于教授以原理结合实证的方式从空间扩张、风向转变、互动社区三个方面展开讲座。

       于教授首先以上海城市建设历程讲解空间生产的动力学,自90年代至今,上海拆迁房屋面积超过一亿平方米,对比1978年与2014年住房构成,总面积增长14倍。这一阶段的城市空间逻辑是生产的逻辑,空间生产驱动的城市更新,释放了中心区土地的生产力,提升了旧城区空间的品质,但也同时带来了诸多互动问题,例如人均空间资源的提高带来的空间离散问题,空间密度与交往机会的矛盾关系,门禁社区带来社会空间的碎片化,私产化空间带来的人群隔离、大型绿地与环境缺少空间互动等。人在其中不再是占用空间的积极参与者,而是被化约为一个被动的观赏者。

       于教授提出,资源限制和制度更新推动城市更新从空间生产向社区营造转变,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负增长,2015年颁布《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文件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最核心的是“以人为本的空间重构和社区激活”。上海市绿化局提出居民绿化自治的概念,杨浦区将公共地的绿地营造和公共服务的权限授予“留耕文化”等等。

       在国际上,风向的转变从《雅典宪章》到《基多宣言》,《雅典宪章》将城市看成可用部件组合起来的理性机器,追求效率至上和功能分区,以及规定繁复的规划和行政管制,扼杀了城市的活力,损害了人与人的自由交流,和城市生活的社会多样性。而《基多宣言》建立“向所有居民开放、安全、包容、可达、绿色和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和街道网络”,“促进非营利的社区活动,使人们进入公共空间,加强适宜步行和骑行的环境建设,最终提升居民健康和幸福度”。

城市更新需要空间改造,更需要社区互动。于教授援引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理论以及苏贾的三个空间和第三空间理念,阐述城市第二种空间逻辑——互动的逻辑。互动空间的条件包括空间尺度的适宜:方便、可及和安全;空间感知的丰富:景观、方向和身体感觉;空间交往的便利:行走、遭遇与分享;空间意义的确认:尊重、成长与归属。

随后,于教授讲解了互动社区的典型案例:“创智农园”项目,该项目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悦来老师团队设计完成,位于五角场大学路,由一块废弃公共绿地改造而成,以种植为落脚点进行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营造一块可供自然教育自然认知自然种植的可食地景,营造一个可供孩子游戏劳作的社会化场域,营造一个方便各种自由使用的活动空间。该项目的价值在于:弥合消费与生产的鸿沟,城市与乡土的分裂,观赏与参与的对立;回到步行的世界;创造一个以使用者为本的空间;开始想象一个人与人之间都能彼此察觉与接触的空间;恢复居民对于自己生活空间改善和创造的主动权;恢复和重建人与人、人与社区的关系。

       讲座最后,于教授强调了以创智农园为代表的互动社区在建设共享、包容、参与的开放城市过程中的价值,并就现代信息社会中人的社会交往需求、门禁社区的邻里关系重建、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增加人文内涵等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

                       

您是第10552位访客

Copyright 2013 © 同济大学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 中国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8621 65982420 传真:8621 65980547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