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递】于一凡教授:老龄化社会与城市应对
发布时间:2017-05-17    阅读次数:1188

      “可持续智能城镇化”2017年春第十一讲暨第195期可持续发展沙龙系列研讨课于5月16日晚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教学北楼301阶梯教室顺利开讲。沙龙主讲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于一凡教授带来了主题为“老龄化社会与城市应对”的精彩报告。

       讲座中包括人口老龄化特征与城市养老格局、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宜居环境三个板块的内容。于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与生活的影响,并指出城市空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任务是探索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居住环境,以及老年宜居环境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日本的老龄化程度最深,其次是德国和意大利。部分非洲和中东国家老龄化比较低,可能与国家经济发达程度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等因素有关。总体上,人口越来越长寿是共同的特点,而高龄老龄的增加无疑也增加了养老服务的需求。了解人口老龄化的总体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老龄化这一社会现象。

       中国在2000年60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既达到了10.2%,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在2025年60岁及以上老人的占比将达到20.1%,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在2050年左右进入超老龄社会。在我国人口红利期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人口抚养比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而,再加上未富先老、空巢独居老人激增等问题,人口的老龄化将成为中国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从我国老龄化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数据显示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老龄化程度通常也比较高。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这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养老服务需求密集程度的空间分布。

       上海自1978年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但过去的30年中老龄化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现在上海平均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五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一位80岁以上的高龄老龄人。高龄老人的失能和失智比例是很高的。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家人照料,但未来要更多依靠社会和社区的照料,这一方面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通过全国第5次和第6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比,不难发现上海的老龄人口随着旧城更新正在从中心城区向边缘区迁移,而离开熟悉的社区和成熟的城市服务环境,老年人需要面对各种生活不便。

       于教授指出,从养老服务格局来看,《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13[35号]文)和《“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2017[13号])是指导我国养老服务格局的两份重要文件。养老服务体系从“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转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于教授分析了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之间的差别,认为各地对养老服务格局的安排需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条件制订,如上海的9073格局和北京的9064格局等。

于教授接着就公立养老服务设施和民办养老服务设施介绍了各自在用地、服务对象、税收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了不同来源的资金和运维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分析了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空置率居高不下”并存的原因。以饱受争议的“星光计划”为例探讨了养老服务设施配置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以及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老年活动的核心的需求。于教授指出,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养老服务便会从救济式走向了普惠式。搞清楚老年人究竟需要哪些服务,对应哪些设施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

整体而言,我国的养老服务有待完善。首当其冲的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技术标准,为实践提供方向和指南,这是相当紧迫的工作。不同口径的技术标准中,专业术语和指标配置存在各种矛盾。目前“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正在修编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标准的规模、等级、服务半径等已经被许多技术标准作为编制依据,一经修改会牵一发动全身,给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带来系列变化。而我们常用的配置方法在养老服务设施中往往无法很好地对应到老年人口的规模和密度。由于不同社区老年人的分布并非均质,仅以服务半径来衡量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是不够的。

       此外,于教授还通过对上海类型社区调研,和大家分享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要点和技术体系。指出养老服务的组织模式优化和智能化是未来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内容,并就目前热门的“养老小镇”和智能养老等问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您是第10552位访客

Copyright 2013 © 同济大学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 中国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8621 65982420 传真:8621 65980547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