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以上海为主要阵地不断拓展城镇化的协同实践示范
发布时间:2014-04-18    阅读次数:2328
自2000年5月同济大学创立了同济大学城市发展战略与管理研究院以后,同济团队一直在进行以城市规划专业为核心,协同经济、社会、环境、交通等方面的交叉学科协同解决城市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实践与人才培养,并一直不断在为各地城镇化的实践中发育成长。随着城市的问题扩大到城镇,再扩大到城乡,城镇化领域的规划和建设协同的深度广度不断推进,同济大学。
2004-2007年上海世博会研究期间,协同了大量的高校、企业、政府机构共同来完成上海历史上重大的建设事件。2010上海世博会是其中一项从2004年做到至今仍在不断协同创新科研、教学和应用的实践。
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博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世界级大型博览会,办好世博会面临许多需要多学科、多机构共同协同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政府缺乏世博管理人才。(2)世博会运行必须达到国际展览局要求的技术指标括能源、水、生物等各类指标。(3)完成国家承诺的参观人数破世界纪录(超七千万人)要求。(4)上海对世博会举办与城市历史保护、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希望。(5)世博场地和技术的后续利用问题。,包
针对这些科研攻关问题,同济大学调动了全校各学科专家、各院系,与上海世博局、复旦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政府干部,以科技攻关为导向一起协同研究攻关。
(1)体制创新上,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世博研究中心,作为各学科领域和各合作单位的协同研究平台。创建了多学科、多机构、多企业等的协同实践机制,对世界历届世博会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资金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世博研究报告、案例库。
(2)将世博研究中心和建设部全国城市建设干部培训班联合,对世博的所有干部进行世博知识培训。
(3)建立世博会总指挥台、自我评价与修正系统,对世博会进行信息、监测、监控、指挥、人流模拟等工作,确保世博运行的低碳和安全。世博会完全达到国际展览局要求的技术指标,并成为下一代城市示范样板。
(4)同济大学规划团队与历史文化保护的专家、国际历史保护团队,一起对旧厂房、土地的治污、修复等进行协同科研。与复旦大学的经济、管理等学科专家一起对上海2030的四大中心建设进行谋划,将世博这个重大事件作为支撑点,埋植进总体规划中,为上海的未来铺垫了后续动力。
(5)世博会场址现在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企业总部基地,目前已有74家企业总部入驻,最佳实践区成了城市创新科研区。同时,世博会场址成为了上海新的城市中心交通枢纽的结合点,地铁、公交等地面地下交通汇合的枢纽地区。2004至2010的6年时间上海建了8条地铁,地铁年客运量从2004年的4.72亿人次到2012年的22.76亿人次,成功推进了城市交通的低碳转型。这些都是在世博规划开始之时就通过与各部门协同,将世博建设运行与上海总体规划和未来发展协调一致、全面布局而来的。
在这些科研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多项协同实践的体制机制创新,包括协同多学科、多院系、高校与政府部门协同而成重大攻关机制(通过世博研究中心机构协同),如多学科专家、高校与政府部门协同形成重大项目管理协同机制(通过世博会总指挥台机构协同)。协同出版了专著世博研究报告系列、历次世博会案例库、世博会运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展览局要求,当时的研究成果《世博园区的模拟评价与布局推导技术创新及其规划应用》于2011年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不断合作的过程中,将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广示范到崇明岛协同实践和杨浦区协同实践。其中杨浦区以知识创新促进发展的长效协同实践示范机制,以老工业区改造和创意产业为核心,成功指导了老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发展。崇明岛以生态科技服务为核心的建立起长效协同实践示范,以同济大学崇明生态岛研究中心和崇明生态岛科技促进中心为主要的协同服务机构,加强生态规划管理、生态技术、生态人居和城市建设等的协同建设实践,成功让崇明的生态建设在国内外的生态城市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

您是第10552位访客

Copyright 2013 © 同济大学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 中国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8621 65982420 传真:8621 65980547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