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研讨会”暨“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发布时间:2013-11-16    阅读次数:381

11月15日,由同济大学“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德国工程院、荷兰工程院、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瑞典查尔姆斯大学、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罗马大学等多所欧洲工程院和著名高校,以及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安徽、辽宁等一批协同城市,共同举行“2013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研讨会”,会上,致力于推动中欧城镇化学术伙伴协同研究、攻克智能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的“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在我校揭牌成立。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Klaus  TÖPFER应邀作主旨讲演,我校校长裴钢与原联合国人居署全球项目部主任、瑞典查尔姆斯大学副校长Lars  REUTERSWÄRD,共同为该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杨浦区区长诸葛宇杰、浦东新区经信委副主任张爱平、浙江省兰溪市委副书记蔡艳等到会致辞。
  我校副校长、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吴志强教授表示,中国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工业化、城市化走在全球前列的经济体,中欧城镇化有许多方面可以相互学习借鉴。2012年5月,李克强副总理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签署《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2013年5月,在中德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中,表明中德双方决定进一步落实城镇化伙伴关系。此次同济大学成立“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也是推动中欧城镇化合作伙伴学术协同发展的具体行动。
  据介绍,“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将聚焦“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联合中欧城镇化领域的专家和机构,瞄准智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协同研究攻关,着力于先进技术和理念,并带动城镇化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力争建设成为国际顶级的协同创新平台和国家智库,为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理论、技术、决策和人才支撑。
  此前,同济大学已于2012年牵头并联合复旦大学、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一批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组建“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着力解决高密度区域城乡智能发展的关键问题,打造可持续城镇化高水平研究智库。新成立的“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其国际交流平台,将着重致力于中欧城镇化学术伙伴协同创新,推动中欧城镇化学科、学术和师生的交流合作。
  “2013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研讨会”以“欧洲视角看中国城市未来”为主题,包括荷兰工程院院士、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项目负责人Willem  Mandersloot,中欧智能城市专家组首席研究员Jeanette  Whyte,欧洲第一个智慧城市评价标准研制团队领衔教授、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教授Rudolf  Giffinger等在内的一批来自欧洲各国城市规划、绿色建筑、新能源、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一批地方协同单位的专家和负责人与会,围绕未来中欧城镇化领域的学术协同创新模式、体制和机制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表示将在新成立的“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下长期协同合作。
  会上,Klaus TÖPFER教授受聘担任“中欧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特聘顾问,一批专家学者受聘为该中心“特聘教授”和“特聘研究员”。

  

   


您是第10552位访客

Copyright 2013 © 同济大学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 中国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8621 65982420 传真:8621 65980547 邮编:200092